【资料图】
此处原为供奉道教全真道祖师、大名鼎鼎的道教“八仙”之一——纯阳子吕洞宾而建造,故将其命名为“纯阳宫”。漫步纯阳宫中,无数历史遗迹珍藏令人目眩神迷。而在丰富的藏品里,一尊古朴粗犷、造型独特的神兽铁像分外醒目。
在纯阳宫第一进院落的碑廊之侧,位列“艺博八宝”之一的神兽铁像在晨曦璀璨的阳光下光彩夺目、熠熠生辉。这尊铁像以生铁泥范法分铸而成,其雕塑艺术水平和铸造工艺水平极高。铸成神兽造型威严,筋骨雄健,兽口张开,耳朵竖起,鬃毛呈螺旋样式,每一处细节都清晰可见。最独特的是微微扬起的兽首之上,一只略带弯曲的独角高高耸立。
在神兽腹下还有两只幼兽嬉戏打闹,又显得活泼可爱、造型动人。根据铁像之上镌刻的铭文“大明万历三十七年五月吉日造”可以知晓,这尊神兽铁像铸造于明朝万历年间,经过数百年的风云变幻,铁像之上处处可见岁月侵蚀的斑驳痕迹。
这只造型独特别致的独角兽名字叫獬豸,又称任法兽、直辨兽、神羊,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法兽。据东汉杨孚所撰《神异经》中描述:“东北荒中有兽,如牛,一角,毛青,四足似熊,见人斗则触不直,闻人论则咋不正,名曰獬豸。”传说獬豸体型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发,双目明亮有神。獬豸天生灵敏聪慧,懂人言、察人心、知人性。它额上生有独角,能辨是非曲直,识善恶忠奸,当它发现奸邪的官员时,就用自己的独角把他触倒并吃进肚子里。故而獬豸被人们视作勇猛、正直的象征,亦是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典型代表。
在历史中有关獬豸的典故极多。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君王曾捕获过一只獬豸,并下令依照其形象制成衣冠。秦国灭楚国后,又正式将此冠赐给御史佩戴,后世遂称为“獬豸冠”。从此以后,獬豸冠成为了执法者的代名词,作为中国传统法律的象征被历朝历代推崇并广泛运用。到了明清时期,御史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系统官员的官服补子上,无论品阶大小,均绣有獬豸的图案,寓意执法者都能像神兽獬豸一样善辨忠奸、公正严明。
这尊珍贵的明代獬豸铁像其实并非纯阳宫原本所有,据兽身上镌刻的铭文所记,出资铸造这尊铁像的人是时任太原府通判的杜宸和阳曲知县。相传彼时汾河水经常肆虐泛滥,过去的人们为治理水患,除了修建堤坝等防水措施以外,还会修建一些镇水庙,或者安放镇水神物、请镇水神兽等。在诸多选择里,能够辟邪消灾、福佑百姓的獬豸给老百姓带来的心理上的安全感是其他动物无法比拟的,用獬豸的形象来震慑邪魅、保佑平安的行为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故而也被当年的杜宸等人当作驱邪镇恶的守护神兽并为之铸像,期望它能镇服水患,守护河道。
清朝末年,德国著名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来到中国,并对中国的各式古建筑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在山西调查期间,柏石曼于当年的太原水西门外拍摄下一张宝贵的照片,照片中展现的正是昔日汾河之畔,今日纯阳宫中的明代獬豸铁像。这尊獬豸铁像铸造完成后便安置在汾河水边,数百年来汾河水浪花涛涛,奔流不息,神兽也无声矗立在河畔,默默守护着身后的太原百姓。直到后来汾河改道,人们才将其转运至纯阳宫中收藏保存。
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国传统法治文化与中国古代装饰艺术相融合的产物,獬豸的形象中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对国家法律的尊崇与敬畏以及对公平正义的殷切诉求,更表达了人们祈愿安宁美好的质朴感情。繁忙之余,不妨走进纯阳宫里,在这尊历史悠久的獬豸铁像前驻足停留片刻,细细端详神兽獬豸的威严形象,默默品读铁像上古老苍劲的铭文,在赞叹前人巧夺天工的铸造工艺的同时,也能感受蕴含在铁石中,流传百年不曾消逝的刚正清明。
■ 审 核丨元艳芳
■ 校 对丨兰 杰 李晓翠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